稻花香里庆丰收,彝乡风情醉游客
为弘扬地方民族特色文化,推动彝乡乡村旅游及农特产品推广,在首个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之际,夕阳彝族乡与国欢庆话丰收。9月23日下午13点30分,2018晋宁区夕阳“丰收节”暨首届谷花鱼节在彝族同胞的欢歌快舞中拉开帷幕,具有民族特色的开幕式及文艺表演、梯田捉谷花鱼体验、原生态彝族大宴、篝火晚会,还有独具民族特色的农特产品集市,人来人往,热闹非凡,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来往的群众和宾客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,尽情的感受夕阳的生态梯田风光、农耕文化。
玉米闪金光,稻谷堆满仓,红辣椒一串串挂满房,秋分时节硕果累累,看那层层的梯田,金黄的稻穗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。夕阳彝族乡位于晋宁西南面,是昆
明市四个少数民族乡之一。由于地势复杂,海拔高低差距大,形成独特的立体气候,非常适宜水稻栽种和谷花鱼养殖,稻田养鱼历史久远。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,已经鲜少见到稻谷,漫步在夕阳的乡间田埂上,在黄灿灿沉甸甸的稻穗下,随处可见一群欢快游弋着的稻鱼,稻鱼采食飘落、稻花,稻谷由稻鱼排出的天然肥料滋养,种养循环,稻鱼共生,水乳交融。
看那梯田捉谷花鱼,大家带着鱼网、编织袋、盆等工具一拥而下,弯腰摸鱼的、用盆舀鱼的、用网兜网鱼的,大家铆足了劲儿,使出浑身解术,各种姿势捉鱼,重现儿时的场景和欢乐。
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,新鲜肥美的谷花鱼转眼就成了桌上的美味。前来参加活动的群众们陆续到场,大家畅谈着、欢笑着,笑容写满脸上。一道道富有特色的菜品上桌,彝族大宴正式开始,大家开始举杯畅饮,大快朵颐。能歌善舞的彝族妇女给宾客唱敬酒歌,让宾客们体验不同的彝乡风情。晚间的篝火晚会,不论老的少的,不论会跳舞的还是不会跳舞的,大家都围着篝火纵情地跳起来。
除此之外,还设立了农特产品集市,除了“夕阳三宝”(瓜子、糯米、辣椒),村民还将自家的土鸡蛋、蜂蜜、黑皮花生、新米、高钙硒米等农产品和民族手工艺品带到农产品集市上进行销售,生意非常火爆。还有那现场制作的彝家中秋月饼“安德粑粑”,也是夕阳的传统手工制作,用炭火烤制,香喷喷的,让人垂涎欲滴。游客一路品尝一路购买,有游客高兴地告诉记者“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丰收节,非常热闹、有意思,夕阳彝族乡的农产品都很有特色,并且非常好吃,我准备带点回去给朋友们尝尝”。
近年来,夕阳彝族乡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,宜人的气候条件,以农业稳乡、生态美乡、文旅活乡为发展思路,通过对种植环境气候的分析,在高粱地村、木杵榔村引进黑皮花生种植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,夕阳彝族乡正以崭新的面貌开启振兴乡村新征程!
为弘扬地方民族特色文化,推动彝乡乡村旅游及农特产品推广,在首个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之际,夕阳彝族乡与国欢庆话丰收。
抄送: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公共文化处 区图书馆、区文化馆、区文物管理所、区博物馆、各乡(镇)、街道文化站 |
编校:陈红艳 审核:赵茜